芜湖打造通航细分领域产品标杆
芜湖打造通航细分领域产品标杆
春天的芜湖阳光和煦、花木萌发。位于芜湖航空产业园的电科飞机厂区一片热火朝天的忙碌景象。跑道上,一架准备就绪的DA42飞机蓄势待发……
图:DA42飞机在跑道上
电科飞机自2013年成立以来,已累计生产超过100架通用飞机,累计安全飞行小时数超过16000小时。其中DA42飞机累计交付100架次,并且连续五年位居同类型产品交付量第一,打破了国内中级教练机完全依赖国外飞机的现状。
DA42飞机集合先进的机身设计、航空电子设备以及航空煤油发动机,动力表现与燃油经济性俱佳,可广泛用于飞行培训、应急救援、航空护林,海事空巡等众多领域,也可作为商务飞行、旅游观光。目前,国内90%以上的飞行员培训机构和院校将DA42飞机作为中级教练机首选。
十年积跬步,从无到有、玉汝于成
一架架DA42飞机的背后,是电科飞机科技工作者筚路蓝缕、奋发有为的身影。科研楼里,埋头苦干,研发人员争分夺秒保节点;淋膜机旁,紧张忙碌,基础材料纤维布在这里诞生;总装线上,忙而有序,产线人员全力保障飞机装配任务;飞机跑道上,寒风刺骨,测试人员一次次测出飞机的极限性能……大家怀着同一个信念:“一定要造出中国人自己的通航飞机。”
“当时最大的困难是要完成数万份技术资料的消化吸收,并在短时间内完成工艺文件编制、适航取证在内的全部技术工作。”中电科芜湖航空产业技术研究院院长、DA42飞机项目负责人曾锐表示,他们知难而进、迎难而上,用3年不到的时间完成了首架电科造DA42飞机下线并且首飞即成功。
2017年7月,电科飞机喜获中国民航生产许可证,成为国内第一个成功探索出“国外型号许可证(TC)+中国生产许可证(PC)”道路的飞机制造企业。
十年至千里,从有到优、创新再造
目前,电科飞机已经完全掌握了DA42飞机的核心技术,具备设计、生产、制造的全流程能力,并在不断摸索实践的基础上对原有设计、制造等技术进行了优化改进,使DA42飞机的产品力、竞争力不断增强。通过DA42飞机项目的孵化与创新,电科飞机已具备了航空器的设计、生产能力,先后研制出“战鸿”空中应急指挥机等多款机型,产品谱系不断丰富,实现多个国内第一,累计获得发明专利30余项。
电科飞机坚持走科技自立自强之路,坚持市场优先、技术创新,持续推动“制造”向“智造”转变。建立复合材料研发中心,强化核心能力建设,攻克并掌握了航空复合材料低成本制造技术,研制的全复合材料一体化成型轻质机体在提升机体强度的同时降低了飞机重量,使飞机综合性能得以进一步提升;积极发挥“主机厂”的引领协同作用,通过自研和联合核心供应商开展自主创新,保证了产业链供应链的稳定与安全;建立民航局认证的通用飞机适航研发制造管理体系,成为民航局此类飞机适航取证的典范,为后续同类型项目提供宝贵经验……
十年新征程,鲲鹏风起、展翼云霄
2023年是电科飞机成立的第十个年头,研发的全国产双发四座飞机成功获颁民航局TC适航证,这也是民航局近十年来颁发的首张ccar-23高性能通用飞机适航证。
面向下一个“100架”目标,电科飞机将继续在航空器领域加速布局,致力成为中国电科中小型航空平台核心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