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南核准61个通用机场 2035年计划实现“县县有通用机场”
湖南核准61个通用机场 2035年计划实现“县县有通用机场”
作为全国首个全域低空空域管理改革试点省份,湖南构建了全域低空空域协同运行管理的技术和制度保障体系,催生出12项全国第一的改革成果,通航产业在湖南飞出了一片新蓝海。
在株洲芦淞机场,山河通航的飞行教员正在对飞行学院进行飞行前的检查教学。 2020年以来,越来越多的飞行爱好者开始选择自己考取一本飞行驾照,在山河通航,还有不少外地的学员专程前来学飞。
湖南山河通航飞行学员 黄怡然: 我是从四川成都来的,这几年明显能感觉出来湖南空域开放的多了一些,转场的航线也越来越多了。
湖南山河通航安全总监 袁野: 越来越多的通航机场和起降点在兴建当中,相信在不久的将来,会有更多的人选择到通航来考取一本飞行执照,共同享受湖南低空改革带来的成果。
2020年以前,山河通航飞行学院每年只有20名学员。 但在低空空域管理改革后,随着通航环境不断向好,今年的学员数量,已经增长到50人。
湖南山河通航总经理 余章常: 下一步我们会适当考虑扩大机型规模和培训的等级,开展一些针对于政府作业,还有一些更大的观光体验用的机型。
截至去年底,湖南已注册经营性通航公司 28家 ,去年实现通航飞行时间 2.98万小时 ,全省通航产业实现年营收 510亿元 。 改革三年时间,湖南出台了全国第一部地方性通航法规、成立全国第一个可服务全省的A类飞行服务站,催生了12项全国第一的改革成果。
湖南省通用航空发展有限公司董事长 何雄平: 要推动湖南通航产业的高质量发展,之前我们做了这么多改革,目的还是产业发展,让湖南人民有更好的通用航空的获得感。
截至目前,全省已有61个通用机场场址获得核准 ,已建成株洲芦淞、长沙开慧等14个通用机场,并 布局规划了1500多个直升机起降点,力争到2025年基本建成“1+13+N”通用机场网,2035年将实现“县县有通用机场、乡乡有临时起降点”。
湖南省发改委基础处处长 鲁湘波: 按照目前的进度,估计是在30个左右,在加上我们既有的运输机场,支线机场的通航保障工程,(到2025年)算起来大概有四十几个能够实现通航飞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