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空管》2023年第1期刊发:《新时代低空空域使用分配改革初探》

《中国空管》2023年第1期刊发:《新时代低空空域使用分配改革初探》

 

 

 

近期,国家空管委办公室主办的《中国空管》2023年第1期刊发了中国民航大学交通科学与工程学院覃睿教授的新近力作《新时代低空空域使用分配改革初探》。为减少阅读量,将文中主要观点列举如下:

 

一、关于通用航空和低空航空技术。

1. 从全球来看,通用航空产业已经历了一个较为完整的生命周期,目前正处于新生命周期孕育期。

2. 未来5-10年,我国将处于传统通用航空产业持续发展和新一代通用航空全球同步发展的历史机遇期。

3. 新一代通用航空是多项先进技术复杂融合的结果,已成为全球前沿竞争的战略性新兴领域。其核心先进技术包括无人驾驶航空技术、电动推进技术、智能网联技术、先进航空制造技术,

4. 因其与生俱来的机动灵活性和智能化水平,中小型无人驾驶航空器具有强大的更低高度、更广范围、更细粒度的空间拓展张力和渗透力。

 

二、关于低空空域与低空交通

5. 随着先进低空航空技术创新发展和应用推广,低空交通将呈现新的全新面貌,将推进城镇社区形态、城乡功能分区和综合立体交通体系发生重大变革。

6. 众多低空空域使用主体和占用主体共同作用所形成的强大张力,给现行空域结构、边界和使用分配方式带来前所未有的巨大压力。

7. 低空空域的基本特征包括:(1)不可移动性;(2)价值位置性;(3)部分竞争性和不可交易性;(4)共享非完全性。

8. 低空交通发展将引发新的国家安全问题,引发城乡经济社会产生深层次变化。

 

三、关于低空空域管理改革

9. 低空空域使用分配的逻辑起点已然发生了深刻变化。破除传统低空空域配置和使用管理思维惯性,扫除低空空域管理改革思想障碍,是深化低空空域管理改革的关键。

10. 要直面低空空域持续增值带来的一系列问题和挑战,要强化规则在低空空域使用分配中的基础性作用,要深化低空空域资源共享,要统筹好安全与发展两大任务,要切实做到私权和公权的和谐。

11. 建议回归低空空域公共价值本位,实现低空空域商业价值、公益价值和社会价值的相互统一、相得益彰。

12. 要突破政府—市场的二元僵化选择,突破个人“纯粹自利”的假设前提,根据位置和场域差异,充分发掘低空空域使用主体之间的信任和互惠因子以及中华民族“惠他”优良传统,发挥社会力量积极性和行业组织的中介作用,促进使用效率的持续提高,有效降低低空空域分配使用成本。

13. 探索地表与地上三维空间统筹方式方法,做到“用地用空”、“用海用空”有机结合。